第(1/3)页 第八百六十七章不当皇帝当首相? 胡大老爷说到这里,其实也是有感而发。 “陛下、太子,其实咱们之前聊过,这官员委实太过良莠不齐的问题。” “他们之前为了科举,寒窗苦读了十余年,既不曾于农田之中执掌农事,更不曾于市井之中参与商事。” “而那些工匠更是他们看不起的所在,因此便更不提工事了。” “如此一来,士农工商四业当中,貌似只有一个士字他们能沾边。” “可偏生,就是这么个士字,他们也仅仅只是勉强沾边而已。” “陛下、太子,你们想想,那秦汉之时的文臣,那可都是允文允武的就不说了。” “三国时的谋士,那也是个个精通韬略、钱粮、后勤的存在。” “盛唐之时的文臣更是不用多说,连李白那等诗仙,都会腰间仗剑行走天下。” “惟独到了宋时,读书人彻底糜烂了!” “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 “科举是不错,可不错的是这个方式能选才,可里头的内容呢?” “陛下这些年为此费了多少心思,骂了多少次?” “可有用么?” 朱元璋郁闷的瞪了胡大老爷一眼,没好气的斥道:“好好的,你又戳咱痛处作甚?” 朱标倒是皱着眉头问道:“那伯父,此事真就无解麽?” 胡大老爷直接一摊手:“怎么可能无解?” “我方才不是说了么?” “科举这种方式可取,但内里的内容却不合时宜,得换!” “既然如今已然发现内容有问题了,那换了就是了。” “只要有人想当官儿,只要还认科举,那自然会有人按照新内容来学的!” “关键是,你们爷俩得先把要学的内容安排好啊!” “你们又嫌弃人本事不够,又不给人学习的机会和教材,那岂不是只能坐视此等困境?” 朱元璋抠了抠下巴,颇为烦躁的在御案上连敲了好几下。 “啧啧,惟庸,你这话说得倒是轻巧,官员所需的本事多着呢。” “而且,好些东西还是不能公之于众的,岂能轻易示人?” “你这打算广而告之的拿出去公供人学习,那岂不是乱了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