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 许你心中所想-《释怨——谋而后行》
第(2/3)页
“哎哟!殿下啊,您这样说可不成呢!您是皇子,在外面过得怎样可代表着皇家的体面呢!怎么能说只要吃饱饭就成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皇上亏待了您呢!”在外面已经安排好事情,跟着走进来的黄得贵听到了父子两的谈话,插了一句嘴。
刚说完话,黄得贵便发觉自己好象逾矩了。转过头,躬身低头朝着司马琛的方向,说道:“皇上,奴才多嘴了。”
司马琛看了黄得贵一眼,没有说什么。转向承颐说道:“你是朕的儿子,朕自然会一视同仁。你其他的皇兄出宫建府都有两千的食邑,只是他们都还在隆安城里,没有人想去封地。去封地的自有不同,你可是想好了?”
承颐正色道:“父皇,母后还在的时候,就经常教育孩儿,为人,不贪、不妒;处世,不谄、不骄;时刻保持一颗清澈澄明的平常之心,过平常人的生活,享受平淡的快乐就好。儿臣也认为,能够平平安安的活着已经很幸福。”
司马琛听了这话,眼神更加深邃。他相信适才承颐说的一翻话绝对是郭铭珠教给他的,因为在这皇宫里,也只那个女人一直是这样表现的。能够教得出一个不贪不妒的孩子,便是遵从了她从一开始就在自己面前所说的,这个孩子不参与皇位的继承。
看到承颐眼中的澄澈,想起他身体里中的毒和满身的伤,司马琛心里的内疚之意又深了一分。他回想起在郭铭珠临死之前,他曾经应承过她,会给承颐一个平安富贵。遂再次问承颐道:“那你可有想过,要住在哪里?”
‘要住在哪里意为想要哪里作为他的封地。’对于这个问题,承颐和司马琰也讨论过。司马琰最初认为选靠近冀北的地方,方便他能够照顾承颐是最好的,但是他们担心司马琛未必肯同意,同时也怕司马琛有所怀疑。所以他们决定不主动表态,由着司马琛的意思。
于是承颐说道:“一切但凭父皇做主。”
正说到这,听到外殿处有人声喧哗,只听得有一人高声喊道:“皇上呢?皇上在哪?”稍停又听到“奴才宝隆道总领太监彭立叩请皇上圣安。”口齿不甚清楚一般。
司马琛脸色一沉,对着黄得贵斥道:“如今这内庭也这般没有规矩了吗?主子受了重伤,一个奴才还这般大声喧哗,真是越来越不象话!去让人将他的嘴堵了,先带下去打三十板子,再带回来问话。”
黄得贵忙躬身领命出去,却在心里暗自叫苦。皇上不叫带人进来,说要悄然行事,如今人都留在了宝隆道外,却要打人板子。铜阊殿只有三四个小猴儿,哪里是能打得了人的?少不得只能去将人再叫进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