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 富贵闲王免死-《释怨——谋而后行》
第(2/3)页
他又仔细地回想着前世。他想起前世他受了伤之后,如同隔间还躺着的那个替身一般,他一直昏迷着。真正醒来已是半月之后的事,他的六皇姐在他昏迷的这个时段就算有出现过,他也应当是不知道的。
正当他打算放弃回想前世的时候,他猛然间想起了一件事。
他记得应该是一年后,他的六皇姐出宫嫁人前,他带着喜福去宝安道给她送礼。走在路上时,喜福曾说过,六公主人很好,至少对承颐很好。因为承颐在这一次被刺杀受伤昏迷期间,六公主每日都会熬了汤送来,每次都亲自喂了昏迷中的承颐喝下汤才离开。只是昏迷中的承颐一点都不知道而已。
承颐的身子再次抑制不住地抖了起来……
五日后,果如黄得贵告诉承颐的那样,司马琛在听闻承颐的病情稳定,虽一时昏睡,一时清醒,但总算性命是保下了,就颁下了一道圣旨。
封承颐为瑞王,封地武垣,享食邑五千,待十五岁后前往,未满十五岁之前仍然暂居在宫中;与圣旨同时颁下的还有一块巴掌大小的金牌,金牌的正面铸有四个字“富贵闲王”,反面铸有两个字“免死”。
皇帝的儿子封王享食邑五千是往朝的定例,去往封地,相当于就潘,意为放弃继续皇位。承颐从出生时,郭贤妃就表明了这个意思,倒也不新鲜。这道圣旨一下,虽然许多人认为,给十一岁的皇子先封了王,为时有些早,但定了十五岁再出宫,也就没什么异议。
武垣的确是一个没有战乱的地方,它在隆安城以北,比较靠近北方另立的秦国和赵国,分别以子牙河、寇水河与两国相隔。
潘是什么意思?意水出河道,淹过道路和田地,类似沼泽滩。而建康帝给承颐的封地武垣便是这么一个地方。建康帝让承颐就了一个沼泽滩一样的地方,让本来对他不到十五岁封王有意见的世家和那些有想法的皇兄闭了嘴。可多出来的那块金牌却惹了争议。
大庆朝有史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免死’金牌,有臣提出承颐无功不应受禄,大庆朝从未出现这样的先例。眼见着这些在朝堂上说话的人,他们代表的家族和跟他后宫的嫔妃的关系,司马琛不动声色地丢出了一堆他命人调查到的东西,然后,朝堂和后宫便都没了声音。
呆在铜阊殿床塌上的承颐,在接到圣旨时,也着实地惊呆了好一会儿。
武垣这个地方,司马琰也曾经对承颐提起过。因有两河相绕,容易淹没田地,所以是一块人烟稀少、极为荒凉的地方。因为河流的长期冲积,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形成了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占地极广,相当于北方诸国中,中等大小的国家的占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