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五 冀北的新军情-《释怨——谋而后行》


    第(2/3)页

    杜永靖这才起身行礼后说道:“卢大人的处置方法也算得妥当,是应该给朱将军一个自辩的机会。”

    司马琛挑了挑眉,这是支持卢慎梓的意思?就连在杜永靖上首坐着的李辅灵也都诧异地望向杜永靖,思索着这老头今日转性了?难不曾要跟卢慎梓联手了?想着张家那丫头最近跟卢慎梓的孙女走得比较近,不由得在心里敲响了警钟。

    怎知杜永靖接着说道:“宣王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听了这话,司马琛白了他一眼,还是跟以前一样,总在和稀泥。问道:“两人你都认为有道理,但两个意见却相佐,杜卿家是想朕怎么做?”

    杜永靖遂说道:“老臣想,按中书监卢大人的建议,派御史代天子去益州申斥朱震庭,同时再派武将领兵跟随。一则保护御史不受伤害,如果朱震庭肯跟随御史回隆安城自然便没有什么问题;倘若朱震庭对御史有不恭敬,便由武将出面将其捉拿回隆安城问罪。”

    听了这话,御史中丞却在一边着急地看着司马琛,满脸满眼都写着‘皇上,臣不想去益州啊!’

    司马琛根本没有看御史中丞,而是看着杜永靖说道:“朱震庭有五万兵卫,如果派武将跟随,没有五万以上的兵力,起不到威慑的作用。该派谁去,调哪里的兵去?”

    杜永靖想了想,说道:“从隆安城派兵跟着御史前去益州,路程有些长,既耗物又费时,不如就近调兵配合。”

    司马琛再问道:“如何就近调兵?”

    杜永靖的眼珠转了转,心中想的是一个人,嘴里却说出了另外的话。只听他说道:“冀北的青州,离益州只隔了武垣。琰王的身份又足够贵重,由琰王领兵前去,身份上可以代表皇家,不仅对民众,甚至对朱震庭都有足够的震慑作用。”

    司马琛想了想,心里虽然认可杜永靖的说法,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他还没开口,就听得坐在最上首的李辅灵在一旁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与其从冀北调兵,靖南一线五州,哪一个不比冀北离益州更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