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七 派人到河间府-《释怨——谋而后行》


    第(2/3)页

    听得他不愿提这事,司马长青也没太在意,遂转身又往书房走去。

    两人来到司马长青的书房内,刚坐定,司马长恭就开口说道:“父皇也不知道是个什意思,身体明明都那样了,还一连下了多道升赏旨意,也不为五皇兄好好考虑一下。”

    司马长青在书案后坐了下来,说道:“或者父皇认为这些人的确有才,才会升赏的吧!”

    司马长恭却说道:“别人家的父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就算认为有些人有才,都会故意先打压,留给新君即位后升赏。这样,这些人才会感激新君,才会更加忠于新君。可父皇倒好,明明时日无多,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大手笔。从七品的录参事,连跳六级,升为从四品的长史;连白身,没有功名的乡绅都一下子给了乡候的恩封,其母还封为四品淑人。”

    司马长青知道司马长恭说的是谢子博,说道:“谢洪生的孙子本就有才,如果不是因为当年姜家的事被牵连,说不得他早就入仕,到现在,只怕不会只是一个乡候。想来承恩伯的爵位应当是他的,说不定还能保住承恩候的候爵。”

    司马长恭也叹了一口气,附和着说道:“也怪那谢中愧太不中用,张家费了老大的力气帮他入仕,五年了,他还只是在礼部员外郎那个从五品的位置上晃荡。倘若当初他没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逼走,说不得今日会是皇兄的好助力。”

    司马长青摆了摆手,说道:“谢中愧其人,不谈也罢。他送亲时惹的那档子事,如果不是你帮他兜着,不要说晋西,单是张家便饶不了他。如果不是因为正是多事的时候,本王便第一个斩了他。”

    司马长恭思索着说道:“这种人暂时不值得皇兄为他费神,待大事定了之后,皇兄大可将他丢到谢子博面前,是要认这个父亲,承了皇兄的庇护之情;或是不认这个当年要斩杀亲生子的孬种,都由得谢子博去烦恼,如今还是正事要紧。”

    司马长青听了点点头,遂不再纠结谢中愧的事。转而说道:“说起来,此次父皇大肆升赏,受益最多的要属承颐。”

    听到司马长青提到承颐,司马长恭亦点头说道:“是啊!武垣七个县全都升为州,原来七品、六品的县令,全都变成了四品的刺史。再加上益州并入沧洲管辖,武垣域下就有八个州,七个刺史。哪个番王有承颐这么大的排场?”

    司马长青也有些愤愤地说道:“关键是他还深得父皇的心,说他不建私宅,不招府兵,却将一个穷得无人问津的武垣治理得如此富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