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连续忙碌了一个多星期,分局只是确定了死者是菜市场附近的居民,别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看完卷宗后,李如松指着上面的被害人信息对我说:“老程哈,你看这里,被害人黄招弟和她女儿朱瑛,她们的社会关系调查有些单薄哈。除了她丈夫朱圆润外,连父母亲戚的记都没有。” 我将那页资料从他手里接过,仔细地看了一遍,同样有些狐疑,照道理被害人的社会关系调查不可能那么草率的。 而且除了这个问题,在对朱圆润的调查上也有很大欠缺,只是稍微问了下不在场证明,别的都是一些个人基础信息。 我将资料放下,对李如松说”“老李,你再看看别的嫌疑人调查情况。” 李如松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用看了,我都看两遍了,别的没有什么问题,调查上做的十分到位。” 原本以为对别的嫌疑人调查也会有些草率,没料到却做得很好,如此一来我就更加疑惑了,照道理不可能会出现这种失误的,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 就在我陷入沉思的时候,忽然听到吴少东在身后说道:“怎么找到卷宗没通知我?” 我回头看向他,尴尬地说道,“一时间看的有些入神,忘了……” 吴少东笑了笑,对我们说:“怎么样,看了那么久,有没有什么收获?” “没有太大收获,只是有些疑问,就是对被害人社会关系的调查有些草率。”说着我将那页资料递给了吴少东。 他看完后,想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嗯,这个方面做的是有些不合理,不过那个年代人的思维模式,和现在可不一样。相比于当前的社会形势,那时候民风淳朴的多了。” 我听的不是很明白,连忙问道:“你的意思是?” “那个年代可没那么多恶性案件,更别提这种杀人食尸案了。我想应该是当时的警员,认为能做出如此泯灭人性的案子,不会是被害人的亲属或配偶,所以有意识的忽略了对他们的调查。” 对于他的解释,我有些不能接受,查案如果加入了主观意识,那么就难以客观地对待案件,很容易对侦缉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吴少东看出了我的想法,拍着我的肩膀说道:“老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处事方式,有可能20年后,我们的接替者也会抱着你现在的看法,来看待我们目前的办案方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