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万子夺嫡第一环节-《皇权赋》
第(2/3)页
只所以这样做,为的是迎接接下来要进行的真正的万子夺嫡!
早在来之前唐瑾便问过唐铎,万子夺嫡主要的规则和方式。首先是要入皇家学院学习,但可惜的是唐瑾上课第一天就把帝师大儒给得罪了,自那之后是根本就没去上过课。当然了,他不去倒不是怕了对方,而是怕不小心给人气死,毕竟自己真去了谁教谁还不一定呢。本来读书人心眼就小,帝师大儒那个等级自然更小,万一被自己刺激出个好歹来,直接翘了辫子怎么办?为了对方的生命考虑唐瑾果断辍学。嗯,我可真是个好学生,
学习的阶段唐瑾算是跳过去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做官,考核皇家子弟的理政能力。不过,唐瑾现在这个少卿的和司主的职位并不算,真正的考核是要将各皇家子弟分派到地方做知县,以父母官的身份去考察最基本的治理能力。
为官六年,从知县做起,上升空间不限,能爬多高或者能把自己管辖的一县之地治理多好便是最终评定成绩的标准。当然,这虽然是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两种方式才能得高分。
唐瑾之前在大理寺搜集的资料中看到过,曾经有一个家伙,被分到了某个穷乡僻壤去当知县,但这家伙不会理政,只对兵法有兴趣,恰好他所在的县城周边土匪成患,他索性地也不种了,布也不织了,直接拉着一县老小,搞出了一个雇佣兵性质的剿匪团,专门收取费用帮着其他县城剿匪。
结果六年后考核,这哥们硬生生靠着耀眼总收入挤进了前三,看的那一帮头都熬秃了的家伙好险没生撕了他。
所以,看到这个案例之后唐瑾就明白了。这个所谓的做官,并不是真的仅仅是考核你的理政能力这么浅显,要真想考其实一张卷子和亲手治理没什么大的区别。
事实上,做官这一个
环节真正想考察的是你潜在的治国思想!
埋头苦干者,其日后必定是个勤勉君主,但免不了循规蹈矩;操奇计赢者,其日后定是心思活络之主,善改革,但改革是好是坏却要看天意;至于像唐瑾看得到的这个莽夫,他日后大概率是个马上君主,适合纷争乱世,却不适合太平盛世。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不过是唐瑾改革大理寺的管理方式的原因罢了。身为万子夺嫡的参与者,他跳过了学习阶段,那么接下来他要面对的便是下到某个县城做官,但同时大理寺又不能少了他,也就是说他还得兼职。
第(2/3)页